清华学校研究院里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的
清华学校研究院里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的介绍
《现代吴语的研究》,近人赵元任著。本书係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四种,一九二八年在北京出版, 一九三五年影印再版。一九五六年十一月科学出版社根据原版本影印,删去附录中的第六种表格《读文吟诗乐调》,并将前五种表格重编次序,重新出版。
赵元任(一八九二——一九八二),曾用名宣重、重远,英文名Yuen Ren chao。江苏省常州市人。出生於天津的紫竹林。一九〇七年入南京江苏高等学堂预科,一九一〇年考取清华学校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一九一四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数学学士学位,一九一八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和国内的清华学校执教,讲授物理学、数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语文试题课程。一九二五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一九二九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组长,主持并亲自调查各地方言。一九三八年起任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教授,一九四五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一九四七年任加州(伯克莱)大学讲座教授。一九八二年卒於美国麻省剑桥。
赵元任既是语言学家,又是音乐家。作为语言学家,他对中国语言学有全面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一生撰有语言学专著二十多种,论文近二百篇,其中最著名的专著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A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等,最著名的论文有《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The Non-uniqueness of Phonemic Solutionsof Phonetic Systems)、《中国方言当中爆发音的种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等。作为音乐家,他曾创作《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歌曲和《海韵》等钢琴曲共一百餘首。
一九二七年十月清华学校研究院派赵元任和杨时逢到吴语区实地调查方言。他们在两个半月时间裹,调查记録了三十三个地点方言,即宜兴、溧阳、金坛(西周)、丹阳、丹阳(永丰乡)、靖江、江阴、常州、无锡、苏州、常熟、崑山、宝山(霜草墩)、宝山(罗店)、周浦、上海、松江、吴江(黎里)、吴江(盛泽)(以上江苏);嘉兴、吴兴(双林)、杭州、绍兴、诸暨(王家井)、嵊县(崇仁镇)、嵊县(太平市)、餘姚、寧波、黄岩、温州、衢县、金华、永康。其中有十八个地点方言是在当地找本地人发音调查记录的、有十五个地点方言是找已出乡的人发音调查记录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即是根据这一次调查记录的部分材料整理写成的。
本书所用音标有三种。一是吴语音韵罗马字,根据国语罗马字拼法原则扩充而成,用以标记吴语的音类,如“ou”类在金华读éu,在常州读ei。二是注音罗马字,为行文和印刷上的便利,用国语罗马字拼音的方法约略表示语音,如用ch表示无锡话的ch或上海话的ts。三是国际音标,用以分辨差异较细微的语音。如音韵罗马字的“an”韵,用注音罗马字可以分辨an、、é几种音,用国际音标可以详细注出[an][ae][ε][E][e]等音。
全书正文分“吴音”和“吴语”两大部分,包括主要表格六种。正文前有作者所写的序言(中文英文各一篇)、译名表、调查说明及调查地点地图。英文序言实际上是本书内容的提要。本书在体例上的重要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概括调查研究的成果。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种表格中,文字部分是对表格的说明,以帮助读者阅读这些表格。
正文第一部分为“吴音”,又分四章。
第一章“吴语声母”,包括凡例(附甲表:辅音音类表)、第一表“声母表”、声母的讨论。声母表左端排列三十三个调查地点,上端排列中古三十六字母,表中列出三十六字母在各地的今音。“声母的讨论”讨论了有关声母发音方法的若干特点和问题,包括带音跟吐气问题、破裂摩擦问题、鼻音问题。作者认为吴语的塞音闭而未破时,声带并不颤动,等开的时候接着就是一个带音的h,即弯头h,因此听起来好像很浊。
第二章“吴语韵母”,包括凡例(附乙表:元音音标表)、第二表“平上去韵母表”、第三表“入声韵母表”、韵母的讨论。韵母表左端排列三十三个调查地点,上端排列中古二百零六韵韵目,表中列出二百零六韵在各地的今音。“韵母的讨论”讨论了吴语韵母的韵头、韵尾和主要元音的特点,并比较各地的异同及其与古音、国音的关係。作者认为今吴语的开口、合口、齐齿、撮口大致是古开口、合口、齐齿、撮口;今韵母的主要元音变化很大;吴语不大有真复合元音;入声韵除嘉兴、温州外都略带一点喉部的关闭作用。
第三章“吴语声调”,包括凡例、第四表“声调表”、声调的讨论。声调表是吴语声调的分类跟音值表。表的第一行是古音的平、上、去、入,第二行是古声纽的清浊,第三行是今吴语调类的名称,第四行是例字,第五行是国语的声调。表左端是三十三个调查地点。表中注出各地各类声调的调类名,声调綫和音乐简谐。作者记录声调的方法是照音管所定的絶对音高,用有长短的音乐符号写在五綫谱上。作者认为吴语的声调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是平、上、去、入依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两类,一共八调;另一派把阳上归入阳去,只有七调。作者还认为阳调类的调形比阴调类复杂,这是阳调的浊声母影响声带状态的结果。
第四章“声韵调总讨论”,包括“各地的特点”和“吴语全部的公共点”两节。作者指出吴语的公共点是:声母方面并、定、羣、澄、牀、从六母平(上)、去、入皆跟清音有别,合古音分类,不合国音;微、日两母白话用鼻音(近古音),文言用口音(近国语);见、晓系齐撮顎化,去古音远,跟国音近;n、l不混。韵母方面,元音比国音“高化”,例如麻韵古读前a,在国音变后a,在吴语变o;复合元音大多变单元音,例如ai,ei,au,ou往往变成,é,o,e,去古音很远;没有m韵尾,也不辨n和ng韵尾;古山、咸摄字往往全失去鼻音。声调方面,有入声而没有——p、——t、——k韵尾,最普遍的是有八声或七声(阳上归阳去),跟古音近,离国音远。作者在本章末尾提出吴语的定义:“吴语为江苏、浙江当中并、定、羣等母带音,或不带音而有带音气流的语言。”这个定义为后来的学者所公认,并一直沿用至今。
正文第二部分为“吴语”,又分两章。第五章“词匯”,包括“凡例跟索引”和“第五表:三十处七十五词的词匯”两节。本章取最常用的词和吴语跟别处特别不同的若干词,一共七十五个,以国语为纲,列成比较表(第五表),只有一两地点才有的词,另列成各地特别词表,收录在第五表之后。词的注音用注音罗马字。词的汉字写法是知道字就写字,不知道字就写音,写音的条件是以本地字注本地音(声调也包括在内)。表五上的七十五个词的次序大略依照通用的程度。
第六章“语助词”,包括“凡例跟举例”和“第六表二十二处五十六用的语助词”两节。作者在凡例中指出,汉语方言语法,在句子结构上是差不多的,所以讲方言语法差不多就是讲语助词。第六表以国语为纲排比语助词。对语助词的每一种用法,作者都以苏州话为例一一説明。
附录载《北风跟太阳》故事一篇,分别用汉字(苏州话)、国际音标、注音罗马字、吴语音韵罗马字书写。
正文和附录之后载《现代吴语调查表格》,共十一种。另有《吴音单字表》和《国语——吴语对照词匯》。这十一种表格是:一、发音人资格;二、声母音值;三、韵母音值;四、韵尾与下字关係;五、单字声调;六、喻母等阴阳上问题;七、全浊上去问题;八、不成词两字声调;九、成词两字声调;十、成词三字声调;十一、北风(搭)太阳。
《现代吴语的研究》材料可靠,审音精细,表格详明,方法新颖,慧眼独具。本书是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的知识研究汉语方言的划时代的经典著作,所创立的调查记录和分析汉语方言的规范一直为后来的学者所遵循。可惜本书调查点偏重苏南吴语,对浙江中部和南部吴语设点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