亯( ) 甲骨文合集9551,殷 己丑卜, [貞] 于□亯。
 甲骨文合集26993,殷 叀亯令。
 享戚觥,殷周金文集成9262,殷 亯(享)戚。
 戚亯父乙器,殷周金文集成10532,殷 戚亯(享)父乙。
 亯簋,殷周金文集成2987,西周早期 亯(享)。
 虘鐘,殷周金文集成88,西周中期 用追孝于己白(伯)。用亯(享)大宗。
 仲辛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114,西周中期 子孫孫永寶用亯(享)。

伯歸夆簋, 殷周金文集成4331,西周晚期 我亦弗 亯(享)邦。
 杜伯盨,殷周金文集成4451,西周晚期 𠀠(其)用亯(享)孝于皇申(神)且(祖)考。
 𠭯 妊簋, 殷周金文集成3785,西周晚期 子孫孫永寶用亯(享)。
 昶伯匜,殷周金文集成10273,西周晚期 𠀠(其)萬年子子孫孫永 (寶)用亯(享)。
 楚嬴匜,殷周金文集成10273,春秋早期 𠀠(其)萬年子孫永用亯(享)。
 杞伯每亡簋,春秋早期 子子孫永 (寶)用亯(享)。
 番仲 匜, 殷周金文集成10258,春秋 其萬年子子孫孫永 (寶)用亯(享)。
 楚王酓章鎛,殷周金文集成85,戰國早期 其永時用亯(享)。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37,戰國 亯(享)祭䈞之高𡊣(丘)、下𡊣(丘)。 按: 字上所从爲享堂, 下當爲臺基 加一横。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7,戰國 上帝弗京(諒), (以)祀不亯(享)。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66背,戰國至秦 享(烹)而食之,不害矣。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289,西漢 賜棺享(椁)而欲受齋者,卿以上予棺錢級千、享(椁)級六百。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既多受祉,永享南山。
 何晏墓誌,三國魏 若西之旹,平搬柩還朝金鑾受享兮。
 元勰妃李媛華墓誌,北魏 享萬鍾之殊榮,盡色養之深願。
 元弘嬪侯氏墓誌,北魏 應享胡苟,靈儀内外。
 潘基墓誌,唐 方當剋享百年,光膺五福,豈謂東川迅邁,西轡不停。
 劉智墓誌,唐 享年不永。 《説文》: “亯,獻也。从高省,曰象進孰物形。《孝經》曰: ‘祭則鬼亯之。’凡亯之屬皆从亯。 , 篆文亯。 ” 甲骨文、金文象在墓葬封土爲臺基上建築的宗廟之形,於宗廟祭祀,故有進獻之義。或於口形内加短横爲飾。戰國文字承襲春秋金文。秦文字隸變爲“享”或“亨”。
亯 (xiǎng)獻也。獻是事,上从高省,下象進孰物形,是指事也。“亨、享、烹”三字,皆即此字。 【按】孰,即“熟”,古今字。《説文解字注》:“據玄應書,則‘亯’者籀文也。 小篆作 ,故隸書作‘亨’、作‘享’,小篆之變也。”烹,“亨”的後起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