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9852,殷
匚雀侯。
按: 象方形器物。

甲骨文合集2381,殷
貞㞢匚于河。

甲骨文合集24945,殷
貞其㞢匚于仔于室酒。

甲骨文合集32349,殷
上甲三匚羊。

乃孫作祖己鼎,殷周金文集成2431,殷或西周早期
黹(旨)(餗)匚𡧊(賓)。
《説文》: “匚, 受物之器。 象形。 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 , 籀文匚。 ”
“匚”象方形器物。《説文》籀文與金文同。所列文獻,“匚”讀作“報”,祭祀名,或爲殷三公報乙、報丙、報丁。

;(fāng)

音方。府良切。受物之器也,器之口不在旁。 此避去魚切之“”,口犯切之“凵”,因作此形也。則避之形也。
【按】,音qū,飯器,見上文。 凵,音kǎn,《説文》:“張口也。”古文字研究認爲其象坎穴之形,爲“坎”之初文。
注释:右避它字而變其形者。
以上三類雖非正例,仍是純形,不兼它字以成之也。通爲一類,凡十文。


(xì)

胡禮切。 衺徯,有所俠藏也。 从, 同“隱”。上有“一”覆之。
【按】俠藏,即夾藏。匚象藏物的東西,本義是隱藏。

*pjwa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匚,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籀文匚。 (十二篇下)
較可能是建築基址形,有可能一形兩用,因象受物方器之形。

(fānɡ)

,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属皆从匚。读若方。,籀文匚。”(府良切)
段玉裁注:“此其器盖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视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围,右其口也。……方本无正字,故自古假方为之。依字,匚有榘形,固可假作方也。”张舜徽云:“此文本当作凵,象正方之器可以受物之形。为恐与去鱼切之、口犯切之凵相混,因侧立其文以相避,亦兼以便于为他文偏旁耳。自借方为匚,而匚废矣。”[1]
“匚”本象受物之形。甲骨文中或作,金文作。参见上面第458部“匸”字条。甲骨文“匚”或读为“祊”,祭名,如:“丙寅卜贞:匚于丁三十小牢。”(《合》1971)或读为“报”,如:“祝三匚叀羊。”(用羊祝祭报乙、报丙、报丁)(《殷契粹编》118)
匚部有十八个属字,从“匚”的字本义与制器者或盛具有关。如“匠”字下云:“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匠是会意字,匚中装有斤、斧等工具。又如“匧”字下云:“藏也。从匚,夹声。箧,匧或从竹。”又如“匡”字下云:“饮器,筥也。从匚,声。筐,匡或从竹。”饶炯说“匚”即为“匡”的古文,籀文正象竹编之形。后从匡加竹形,成为今之“筐”。又如“匜”字下云:“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声。”“匜”是古代洗手时用来盛放水和浇注水的器具。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