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愆( ) 蔡侯紐鐘,殷周金文集成211,春秋晚期 不 (愆)不戝(忒)。 按: 从侃。與《説文》籀文同。
 侯馬盟書185:7,春秋 諐(愆)。
 侯馬盟書156:19,春秋 諐(愆)。
 侯馬盟書194:12,春秋 諐(愆)。
 侯馬盟書3:26,春秋 諐(愆)。
 侯馬盟書156:25,春秋 𪫽(愆)。

鼎, 殷周金文集成1250, 戰國晚期
(愆)。 按: 李零釋“愆”。
 客 鼎, 殷周金文集成1805,戰國晚期 客 (愆)。
 包山楚簡·文書85,戰國 差 (令) (衍)。
 舉孝廉等字殘碑,東漢 ……違内平外成舉興遺愆遷……
 元誨墓誌,北魏 而斯理一𠎝(愆), 長從化往。
 王翊墓誌,北魏 何期冥昧,終愆與善。
 穆亮墓誌,北魏 餘祉愆順,靈道匪仁。
 封魔奴墓誌,北魏 既而辰序愆陽,自春彌夏。
 劉華仁墓誌,北魏 寵賞無𠎝(愆)之戾。
 曹海凝墓誌,隋 六代無𠎝(愆)
 王延墓誌,唐 終愆景命。
 王協墓誌,唐 澠愆糺謬。
 李鳳妃劉氏墓誌,唐 唱和無愆。 《説文》: “愆, 過也。 从心衍聲。 , 或从寒省。 , 籀文。” 古文字或从侃, 與《説文》籀文同。 石刻楷書中或作“𠎝”。
△愆〔諐〕qiān13画 心部 〈书〉 (1) 超过;错过: ~期。 (2) 过失;罪过: ~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