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 )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347,殷 潭。 按: 用意不明。
 漢印文字徵 潭鄉。
 寇演墓誌,北魏 猛績外潭,儒風内朗。
 王偃墓誌,東魏 化潭禽葦,恩結生民。
 李進榮墓誌,唐 瞰高秋之碧潭。
 盧璠妻崔元二墓誌,唐 遘疾於潭州官舎。 《説文》: “潭,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覃聲。”
潭★常◎常
tán形声,从水,覃(tán)声,本义为古水名,引申为深水池、大水坑。 【辨析】 潭/深/湛 见366页“深”。 潭 金文; 篆tán[氵(水,意符)+覃(聲符)→潭(《説文》:“潭,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郁林。從水,覃聲。”潭,水深之處〈深潭、泥潭、水潭〉。)]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唐] 高適 《漁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 潭*tán(15画)
  【提示】右上是覀,不是西。曰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潭tán15画 水部 深水池: 深~|古~|龙~虎穴|玉渊~|青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