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二]指事
释义

[二]指事

许慎 《说文解字》所下定义为: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意思是说,所谓指事,就是初看能够识别形体,审视方能显现意义,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这个定义是十分模糊的,“视而可识”可作为对六书的每一书文字,乃至世界上一切文字的要求,视而不可识,就不能发挥文字的功用了; “察而见意”适合假借字以外的各种文字,因而后世学者对指事这种造字法的认识难免有异。清人王筠在 《文字蒙求》 中就说: “ 《说文》 曰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 曰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正因为如此,哪些属于指事字,自古至今从未一致过。最典型的例子是: 关于指事字的区分名称,就有清人饶炯有所谓 “变文”指事; 清人王筠、今人胡朴安有所谓 “省体”指事; 今人林义光,有所谓 “变形”指事; 今人朱宗莱也有所谓 “变体”指事等等说法。
其实,“变文”、“省体”、“变形”、“变体”都是改变了象形字的形体,表达了与象形字有关的新的含义,所以才有了上面的种种说法。所以,指事字应该与象形字的关系最为密切。
但是,许慎下定义时所举的例子 “上、下是也”,又与前面的定义不沾边,“上”和“下”与象形没有关系,下面是这两个字的古字形:

甲1164 前7.32.4 吊向簋 上帝鼎

《说文》释为: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甲3342 乙6664 虢吊钟 哀成吊鼎 鄂君启舟节 古陶
包山楚简 古币

《说文》释为: “底也。指事。”
甲骨文以一长横上面加以短横表示 “上”,颠倒过来表示 “下”,有人推测说下边的长横象地,上边的长横象天,均是一种推想,而且也不象形,属于纯粹的表意文字。许慎在 《说文》 中明确指出的指事字,只有这两个。后世学者依据这两个例字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字义的特点,类推而区分出其他一些指事字,比如:
鐡148·1 我鼎 古陶 侯马盟书 包山楚简 睡虎秦简
先秦货 古币 古玺 石篆

用一横画来表示,可能由一根算筹变来,像一根算筹的形状。同别的字相比,“一”字大概是从古到今变化最小的字了。不过,即使如此,“一”字还是有 “弋”、“壹”等变体。由于 “一”字的字义抽象,概括性高,习惯上把它看作指事字。甲骨文的二、三、四可看作以一构成的会意字,视为指事字亦无不可。
甲621 乙7360 乎簋 颂鼎 克钟 弭吊簋 师遽簋 古陶

《说文解字》: “乎,语之余也。……象声上越扬之形也。”杨树达: “呼召必高声用力,故字形象声上扬,犹曰字表人发言,字形象气上出也。”上部三竖,为气上扬状,下部表示发音部位,但分开都不成字。

(纠)
乙2844 乙3805古陶 包山楚简

《说文解字》: “, 相纠缭也。 一曰瓜瓠结丩起。 象形。 ” 《说文》中, 对这类抽象的纯符号字,往往采用说明构字意图的办法,加上 “象形”或 “象某形”来予以说明。本义为纠缠义。后增 “纟”旁,变成形声字。
金36 中大52 盉文 父丁簋 伯晨鼎

《说文》 : “交也。象 《易》六爻头交也。”作为教、学两字的意符,字形都是从算筹的摆法演化而来。
上面的例子可认为是符号见意,大多取象于上古原始记事方式中的契刻记号和记绳之法。
小徐本中注有指事二字的还有 “本”、“末”和 “刃”等字,但这些字,与上面所列纯符号字不同,是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构成的。它们的古字形如下:
本鼎 古陶睡虎秦简
蔡侯钟 末距愕 睡虎秦简
续甲 卫簋 善夫山鼎 吴方彝 此簋 师酉簋 王臣簋

前4511睡虎秦简

甲骨文时代无 “末”、“本”二字。如果说金文、陶文、秦简文的 “本”下的一横与“末”上的一横是起提示作用,那么朱字中间的一横应是区别作用。朱的本义是树桩,是“株”的本字。加指事符号是用以区别于 “木” (今之树) 。朱用为红色,及姓氏,当为假借义。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标志符号,表示 “象刀有刃之形”。这类字所加记号只具有指示部位的作用。
以上由单纯抽象符号构成的 “指事”,与在象形基础上添加抽象符号的 “指事”,实际内涵还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指事字一般所表达的都是抽象的概念,因此,它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的造字法。但是指示性符号本身无法提示意义,更不能提示语音,所以没有明确的规定性、方向性,导致其能产性极低。《说文解字》许慎能够明确指出是指事字的只有 “上、下”两字,其他的指事字,都是后人根据许慎的定义界定的。清人王筠统计,《说文解字》 中的指事字只有129个,但他统计的指事字中,有许多字并没有形成人们的共识。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