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金石學
释义

金石學

一册。近人朱劍心撰。是書概備金石學之大要。凡三編:第一編通論“金石學”之名義、價值,略述其小史。第二編說金,第三編說石。圖版較多,裨於正文之理解。民國十九年 (1930) 商務印書館刊行。


金石學

“金石學”包括範圍甚廣,此指“金石文”研究之學說。即考其文體,釋其文字,究明出土地、鑒藏者及遞傳始末等。“金石文”即金屬與石類 (包括甲骨及泥土、木、竹等) 上之文字。大别十一種:
❶鐘鼎文,
❷甲骨文,
❸刻石文,
❹璽印文,
❺泉布文,
❻鏡鑒文,
❼權量文,
❽兵器文,
❾古陶文,
❿瓦磚文,
(11)簡牘文。→參閱本書有關各項。
“金石學” 歷史不久。梁元帝 (蕭繹) 集録碑刻,作《碑英》一百二十卷,蓋為此學專著之嚆矢,惜佚無傳。宋代金石研究勃興,嘉祐六年 (1061) 歐陽修作 《集古録跋尾》十卷,允推現存金石著録之始祖。此外,李公麟《考古圖》、劉敞 《先秦古器記》 乃各據其所藏而作。宋徽宗 (趙佶) 政和三年 (1113) 敕成 《宣和博古圖》。因之,各類金石著述相繼問世,盛極一時。主要有:《金石録》三十卷,趙明誠撰。《考古圖》十卷,吕大臨撰。《東觀余論》三卷,黄伯思撰。《歷代鐘鼎彝器款識》二十卷,薛尚功撰。《廣川書跋》 十卷,董逌撰。《嘯堂集古録》二卷,王俅撰。《隸釋》二十七卷,續二十一卷,洪適撰。《復齋碑録》,王厚之撰。《寳刻叢編》二十卷,陳思撰。《漢隸字源》六卷,婁機撰。
元、明兩代為金石研究衰退時期,無甚佳著。至清,金石研究旺然復興,呈“考證學”之清新,諸種論著接踵公刊,令人應接不暇。名篇有: 《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阮元撰。《金石録》四卷,李遇孫撰。《西清古鑒》四十卷,乾隆帝敕撰。《金石粹編》 一百六十卷,王昶撰。《金石索》 十二卷,馮雲鵬撰。《從古堂款識學》,徐同桐撰。《古籀拾遺》,孫詒讓撰。《說文古籀補》,吴大澂撰。
民國時期陸續發掘鐘鼎文,尤以甲骨文之出土,特為學者所關注。羅振玉、王國維係甲骨文研究之先驅。繼後郭沫若、容庚、馬衡諸家之論著,益顯卓杰,各有成就。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