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549,殷
己卯……

甲骨文合集32227,殷
如妣己又伐亯。

作父己尊,殷周金文集成5831,西周中期
乍(作)父己寶彝。
按:字形反向。

欒書缶,殷周金文集成10008,春秋
元日己丑。

古璽彙編3322,戰國
迢己。

古璽彙編766,戰國
長𠮯(己)。
按:增“口”。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47,戰國
己卯。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72,戰國
亡非𠮯(己)取之者。

張家山漢簡·曆譜14,西漢
九月己卯。

漢印文字徵
張己私印。

司徒袁安碑,東漢
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州郡更請,屈己匡君。

笱景墓誌,北魏
以君清徽宅身,風華在己,特所留愛,偏見器重。
《説文》:“己,中宫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从己。 , 古文己。 ”
“己”字形源流,説法眾多。一般認爲是象彎曲的絲緒,爲“紀”本字。或增口形。借作天干“己”字。後世文獻又借作 “自己”。

己,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高鴻縉以爲象絲縷兩端縱横彎曲之形,“紀” 的初文。文獻借用爲第一人稱代詞,表示自己。又用作天干第六位名稱。卜辭多用作天干名。銘文用作天干名、方國名或廟號。
楚簡帛文作,篆勢猶存。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形近今體。

★常◎常


jǐ象形,甲骨文、金文造字本义未详。一说象弯曲的丝线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己”。本义为丝缕的头绪(后作“紀”),假借为自己、天干的第六位等。
【辨析】
以“己”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但声调和声母不同。jì:记、纪、忌∣qǐ:起、岂、屺、芑、杞∣pǐ:圮。

己·配jǐ·pèi

罗振玉和郭沫若都认为,“己”像系在箭上用以射飞鸟的丝绳,与“乙”音相近形相似。许慎认为“己”与“已”是一个字。《说文》未立“已”部。“己”在某些甲骨文里画的是一个半跪半坐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显然是自身的代称。《玉篇》:“己,己身也。”似为“跽”之本字。“起”,从会意的角度看,正是这半跪半坐的人站起来准备走。借作天干。作意符生成了配、改,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记(记忆)
纪(纪律)
忌(忌讳)
跽(长时间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杞(杞人忧天)
岂(岂有此理)
芑(一种野菜,味苦)
屺(无草木的山。“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魏风·陟岵》)
pèi
配(配合)

圮(《说文》:“圮,毁也。”)
fēi
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相关链接
1.“配”(pèi)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酒瓶,右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他与调酒有关。引申为调配、匹配。小篆使他变得人不像人了。
2.“圮”(pǐ),毁也,仿“配”得音,也可以说以“配”(省)为声符。《说文》中有一个“圮”的异体字,由非、手、酉合成。“从手从非,配省声。”妃(fēi)也是以“配”为声符。
3.“改”,会意字,左边为“己”之变形,也是人的符号。“改”字左边的人,多指孩童;右边的“攵”表示手执棍棒。小孩犯了错误,家长手执棍棒进行体罚,使之改过。朱谋玮说左边是古“跪”字,“小过跪而攴之,使悔而迁善也。”此所谓“鞭朴不废于家,刑罚不废于国”也。
(籀·改) (篆·改)

;(jǐ)

中宫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
【按】己,古文構意不明。常被借用表示天干第六位,以及第一人稱“自己”。

87.趣談“己”字

己,很像一人的跪跽形。後借爲天干的第六位。返還時却經過了加心爲“忌”的過度,再加足爲“跽”而返還。


卩,甲骨文;金文;

[獨體象形。(《説文》:“己,中宫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屬皆從己。,古文己。”不確。己,像人的跽形,擬爲“跽”本字。“己”象形。“跽”形聲。己,今用作表示自己〈捨己爲人〉。又借爲天干第六位。許先生遇到干支字就犯難,殊不知“干支”純屬於抽象的數位化概念,難以象形。如果硬要使其“象形”,結果祗能“牽強附會”。古人運用假借,就基本上解决了這一難題。至於“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則是古人的又一妙招,給十二地支貼上十二種動物的標籤,這樣可記得更牢。所以中國人見面,不是問你多大歲數,而是問你屬什麼,一推算就知道你今年多大。十二歲一個本命年,比如,2007年是豬年,有一位年輕人,説他屬豬,不用算,他虛歲25,實足24。爲什麼?因爲看上去他不可能是13歲,也不可能是37歲。祗要記得他屬豬,總能推算岀當年他幾歲。天干的妙用還在於它代表“序數詞”: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丁——第四,戊——第五,己——第六……天干配地支的最小公倍数爲60,我們的祖先稱之爲“花甲”。干支紀年非常科學。根據它,我們的科學家已推算岀姬發推翻殷紂的準確年月日(前1046-1-20)。)]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説:“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春秋] 孫武《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前回一個大善士,專誠到揚州去勸捐,做得那種痌瘝(tōng guān痛苦)在抱、愁眉苦目的樣子,真正有‘己饑己溺’的神情,被述農譏誚了兩句。”

*kiəv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凡己之屬皆从己。 , 古文己。(十四篇下)
刻識的記號形,古代契約習慣,木上作記號而分兩半,各執一半以為憑據。

(jǐ)

,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属皆从己。,古文己。”(居拟切)
段玉裁注:“戊己皆中宫,故中央土,其日戊己。……引申之义为人己。言己以别于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纪识也。……辟藏者,盘辟收敛,字象其诘诎之形也。此与巳止字绝不同。宋以前分别,自明以来,书籍间大乱。……(,古文己)己亥讹三豕者,己与三形似也。”许慎这里用“中宫”释“己”,然后用五行说解释“己”的构形。
甲骨文有等形体,金文有,战国郭店楚简作。三体石经《僖公》作,为《说文》古文所本。学者多同意其义为“缴”,纶索之形。如叶玉森云:“按罗说己象缴,似矣。先哲造字取约束谊者,以象之。”郭沫若云:“己者,隿之缴也。”张秉权、朱芳圃说当为“纪”之本字。[1]卜辞中“己”借用为天干第六位。金文中“己”可借为“纪”,国名,姜姓,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对于“己”的构意,太炎先生另有说法,他在《文始》中说“己”字形体象屈膝,为“跽”之初文。对太炎先生的说法,张舜徽有进一步阐释,可以参阅。
己部有两个属字。

(3画)

【提示】不要错写成已或巳。

*

3画 己部 
(1) 天干的第六位。
(2) 自己;本身: 固执~见|毫不利~|先人后~。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