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碑¹
释义 碑¹ bēi ㄅㄟ
《广韵》彼爲切,平支,帮。
13画 石部8画 统一码:7891 大五码:B84F 国标扩:B1AE
1 竖石。古代竖立在宫、庙门前用以识日影的石头。
《仪礼・聘礼》:「陪鼎当内廉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陈。」
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
2 竖石。古代竖立在宗庙大门内系牲口的石头。
《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於碑。」
郑玄注:「丽犹系也。」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碑者……施於庙则系牲。」
3 竖石。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後专用石。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郑玄注:「丰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树之,穿中於间爲鹿卢,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卢也。」
孙何《碑解》:「古之所谓碑者,乃葬祭飨聘之际所植一大木耳。而其字从石者,将取其坚且久乎?」
4 书刻图案或文字,记死者生平功德,作爲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亦用以刻文告。称刻石,以後称碑。
蔡邕《郭有道碑》:「於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
南朝 王屮《头陀寺碑文》:「夫民劳事功,既镂文於锺鼎;言时称伐,亦树碑於宗庙。」
《新唐书・姚崇传》:「政条简肃,人爲纪德于碑。」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碑碣石兽》:「《开元礼》:『五品以上立碑。』」
5 碑文。文体的一种。
《後汉书・桓彬传》:「﹝桓麟﹞所着碑、诔、赞、说、书凡二十一篇。」
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
韩愈《答魏博田仆射书》:「顷者又蒙不以文字鄙薄,令譔庙碑,见遇殊常,荷德尤切。」
陈庾《吊麻信之》诗:「体瘁渐成中酒病,家贫全仰卖碑钱。」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曰叙、曰记、曰碑、曰碣、曰铭、曰述,史之变文也。」
6 指碑帖。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叙目》:「於是康子翻然捐弃其故,洗心藏密,冥神却埽,摊碑摛书,弄翰飞素,千碑百记,钩午是富。」
7 立碑。亦指撰写碑文。
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碑于墓前,维昭美故。」
元稹《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制:三品以上殁,既葬,碑於墓,以文其行。」
张建《华州城隍神新庙碑》:「於是辇石北山,砻而碑之。」
恽敬《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谨惟苏子瞻氏受知於张安道,爲之铭,韩退之氏在袁州爲属於王鸿中,亦碑其墓,於是不敢辞。」
8 见「碑珓儿」。
9 通「崥」。山脚。
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毂之上,见一士焉……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樊然下其臂,遁逃乎碑下。」
黄晖校释:「碑,读作崥。王念孙曰:『崥,山足也。』」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9:11